2023年,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针对辖区内三甲医院较多、医疗纠纷案件频发的特点,为妥善化解医疗纠纷,深化多元解纷机制,精心研制“三剂良方”,打造医疗纠纷治理新“枫”范。
固本培元,以“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”为“预防剂”。鲤城法院创建医疗纠纷诉调对接机制,充分运用“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”一站式模式:委派泉州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(以下简称市医调委)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,经审查后对市医调委出具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,将医疗纠纷“一揽子”化解在源头。医疗案件诉前化解分流比显著提高,诉前调解率同比增长18%。林某因误吞鱼刺后吞咽困难,在泉州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。手术后,林某突发呕血,经抢救后不幸去世。林某家属要求医院赔偿损失,引发纠纷。经鲤城法院委派,市医调委对双方进行调解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向鲤城法院申请司法确认。随后,鲤城法院第一时间与医患双方进行对接,线上完成司法确认审查,并在当天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,林某家属在三天内一次性领取了赔偿款项,成功将该案化解在诉前。
活血通络,以“诉前鉴定+视频听证”为“增速剂”。医疗纠纷案件的难点在于医疗损害鉴定,鲤城法院在立案时即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鉴定,2023年诉前医疗损害鉴定率100%,诉前鉴定23件。同时,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远程视频听证平台功能,有效解决了异地听证的难题,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,2023年通过该平台听证医疗案件18件。“诉前鉴定+视频听证”一体化模式极大缩短了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天数,为医疗纠纷按下司法处理的“快捷键”。王某因鼻窦炎在某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,术后王某出现口鼻瘘,遂将医院诉至鲤城法院。收到诉讼材料后,承办法官向王某分析案情,从节约成本、减少诉累的角度,建议其进行诉前鉴定。征得王某同意后,鲤城法院将该案委托给北京某鉴定机构。2023年8月,鉴定机构受理后,准备举行听证会。此时,王某向承办法官表示,其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双脚瘫痪,行动不便,无法到北京参加听证会。得知王某的困难后,承办法官主动联系鉴定机构,经沟通决定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,最终顺利在鲤城法院医疗纠纷远程视频听证室如期举行了听证会,并得出鉴定结论,极大缩短了该案的审理时长。
提气聚力,以“行业调解+多元解纷”为“提效剂”。2023年,鲤城法院聘任6名医疗专家担任特邀调解员。通过抓住“多元化解、诉前鉴定、参与庭审、专业会议、判后辅释明”5个关键节点,促进医疗专家、鉴定专家全流程参与调解医疗纠纷。2023年,鲤城法院邀请专家调解员参与医疗案件审理8件,调解医疗纠纷3件。通过“行业调解+多元解纷”多路径模式,促使医疗纠纷一次性化解。同时,鲤城法院邀请辖区内医院相关人员、专家调解员等开展座谈,通报鲤城法院近年来受理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,切实畅通人民调解和司法诉讼衔接渠道,加强涉医行业性调解建设,提高医疗纠纷调处质效。
下一步,鲤城法院将继续以医疗纠纷诉源治理为抓手,积极探索诉调对接新思路、新举措,将更多的医疗案件预防在源头、化解在萌芽、解决在前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