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法院动态
守护最美刺桐记忆
  发布时间:2022-12-29 15:38:38 打印 字号: | |

千年刺桐城

遍布的文化遗产

记载着东西文明的交织融汇

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

历史的记忆

在古港的浪花之中

在市井与村落之中

在人们的传承之中

640 (22).jpg

历史的记忆需要被守护和传承

2020年4月,鲤城法院

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揭牌设立

我们,因守护刺桐而生

640 (23).jpg

两年来,我们通过

“一体两翼三平台”

全力推动文化遗产

司法保护工作发展

并取得了一定成绩

工作成效被写入

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》及

《中国法院知识产权

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》

打造“一体”巡回审判

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通过泉州中院的指定管辖,集中受理泉州市22个文化遗产点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案件,探索开展“三审合一”复合型审判。2022年,我院共审、执结涉文化遗产、历史文化建筑等案件13件。

640 (24).jpg

持续落实落细集中管辖机制,2022年6月,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签署《关于建立涉文化遗产刑事案件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(试行)》,指定由我院集中受理涉及泉州各类文化遗产的刑事案件。

640 (25).jpg

提升“两翼”精准护航

聚焦专业化审判:我们组建一支专业化审判队伍,聘任12名具备海丝历史文化、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专家、3名专家陪审员。总结两年多的专业审判成效,发布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白皮书》,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14个。

640 (26).jpg

锚定精准化保护:为全市22个文化遗产点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特色司法保护档案,开展法律风险评估,针对法律风险发出风险提示书。

640 (27).jpg

深化“三平台”攒指成拳


宣教平台——点亮普法传递微光


打造全国首个文化遗产法普法阵地——“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”。2022年,该馆共接待团体45个、访客1200余名。我们充分依托展馆这一普法阵地,积极开展“童心护世遗”绘画比赛、参观答题、模拟法庭等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活动。

640 (28).jpg

充分讲好泉州世遗普法故事,拍摄《“泉”在这“鲤”》世遗普法短视频14期。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,开展相关直播活动3场。

640 (29).jpg


联动平台——法治力量联动守护


与执法机关联动:与泉州市文旅局挂牌成立“文化遗产法治守护基地”,定期开展文化遗产联合巡查、法治宣传等活动,积极参与鲤城区文物工作联席会,为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。

640 (30).jpg

与立法机关联动: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,及时总结涉文化遗产、文物资源案件的审判经验,积极向市人大提出立法建议30多条。

640 (31).jpg

与基层力量联动:联合鲤城区纪委监委、鲤城区开元街道梅峰社区聘任6名党员为文物保护志愿者,通过志愿巡查、宣传引导等方式共同参与辖区文物保护工作。

640 (32).jpg


交流平台——学术实践双向交流


推进学术理论与实践交互发展,携手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开展闽南地区民间公产权属课题研究,联合华侨大学成立“海上丝绸之路司法研究中心实践基地”“法律硕士实践基地”。

640 (33).jpg

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,

中华文脉在历史照亮未来。

我们将始终秉承热爱与执着,

守护海丝历史文化的“根”与“魂”,

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,

在新时代焕发新生、绽放光彩。

640 (34).jpg

责任编辑:鲤城区法院管理员